您好,欢迎来到沃锋问答-AI智慧知识互动平台! [
请登录
]
|
[
免费注册
]
沃锋问答-AI智慧知识互动平台
问答首页
问答动态
问题库
问答专家
知识专题
站内公告
全部分类
>
人文教育
《最后一次演讲》中,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用户提问
|
浏览1341次
收藏
|
2019/05/25 05:25
满意回答
检举
|
2019/05/25 05:54
这个一般使用肢体语言
评论(0)
加载中...
匿名
秀才
|
采纳率100%
|
回答于 2019/05/25 05:54
其他回答(1)
其他
这是一篇具有强烈鲜明感情色彩的讲演词。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闻一多即席发表了这次讲演,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鼓舞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彻底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色彩鲜明的语言直抒己见的写法。 2、 学习闻一多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46年1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下午在云南大学礼堂,由闻一多亲自主持追悼会。会上李公朴先生的夫人报告了李先生的殉难经过,闻一多本来不准备讲话,但由于会场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他们抽烟说笑,无理取闹,肆无忌惮,使人忍无可忍,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刚离开了讲台,闻先生便拍案而起,悲愤的发表了这篇即席的讲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题目) 题解: 1、 体裁:演讲稿。 2、 作者:闻一多,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杰出的学者,英勇的民主战士。其诗集有《红烛》、《死水》。1946年7月15日,他出席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的追悼大会并发表讲演,三小时后他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 (二)生读文,其他分段 明确: 第一部分(1---3)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热情赞颂李公朴先生为民主和平而献身的精神。 第二部分(4---5)揭露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第三部分(6---11)号召进步青年继承先烈遗志,为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而浴血奋战。 第四部分(12)表明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决心。 (三)体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1---3自然段,回答问题: 1、 作者从几个方面揭露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明确:三个方面。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⑵偷偷摸摸地暗杀 ⑶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而造谣污蔑,嫁祸于共产党。 2、 你从中看出国民党反动派具有什么本质? 明确:凶残 阴险 无耻 3、 接下来,作者连用三个“无耻”,又连用三个“光荣”,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反衬手法。作者连用三个“无耻”来反衬三个“光荣”,并联系“一二一”惨案,其目的是高度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鼓舞昆明人民前赴后继争取更大光荣。 三、 读第4自然段,其他思考回答: 1、“慌” 是什么意思? 2、“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两个“恐怖”有什么不同? 3、此段揭露了反动派什么样的本质? 明确:1、害怕 2、前者是名词,指可怕的事情;后者是动词,指非常害怕。 3、此段揭露了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 (四)课堂训练:熟读课文,做基础训练1---6题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完了第四自然段,了解到了国民党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自然段,看一看面对这种虚弱本质,我们的人民会怎样。 (二) 学习新课 一、指生读第5自然段,其他思考: 1、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2、 文中哪句是从反面来论证这个论点的? 明确: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3、 为了论证这个问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4、 还有哪些地方用了例证法? 明确:为了证明“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用了“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5、 此段除了用例证法,还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喻证法。例如:“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6、 文中用“光明”、“黑暗”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光明”指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胜利,“黑暗”指国民党反动派反和平,反民主的黑暗统治和制造的白色恐怖。这同时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7、 文中除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还用了那种修辞方法? 明确:⑴借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是指具有李公朴精神的革命者。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千百万革命者会踏着李公朴的足迹继续战斗。 ⑵设问:“你们看着我们的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 ⑶反问:“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8、 这段文字还用了九个感叹句,它们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明确:表达讲演者的愤怒、激动、强烈的思想感情。 9、 第四段开始用“他们”,为什么在后来和第五段中又用了“你们”? 明确:反映了讲演内容的变化,不管“他们”还是“你们”,指的都是国民党反动派。讲演者先是向人民群众剖析敌人的本质,所以用“他们”,后来,讲演者情绪越来越激动,怒不可遏,则转向直接痛斥敌人,所以用“你们”。 10、 文中的“我们”指哪些人? 明确:闻一多和人民大众。 二、自由默读6——11自然段,思考问题:这一部分讲演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⑴阐明李公朴先生牺牲的意义。⑵追述云南人民光荣的斗争历史。⑶再次警告反动派。⑷给昆明青年指明斗争方向,提出明确的任务。 三、齐读最后一段,体会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彻底革命精神。让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 课堂训练 《基础训练》中的“阅读训练”部分 (四) 课后作业 十五岁,是由少年进入青年的时期,在刚刚跨入或即将跨入这一人生黄金时代的时候,你的想法一定很多,请以《十五岁宣言》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在班里演讲。
评论(0)
回答于 2019/05/25 06:25
加载中...
相关已解决
1个回答
在VR游戏中 如何设计头部晃动的物理反馈机制 让玩家感受到更真实的 碰撞 或 加速 效果
1个回答
2026河北二级建造师报考攻略
1个回答
行元鲜裂底倒居一反应" target="_blank" href="http://wenda.zanchen.net/q-89601.html">假如你亲历枪击事件 你当时有何第
行元鲜裂底倒居一反应
1个回答
是风穿过灵魂的缝隙 还是时间 在指端结成了冰
1个回答
肌肉化作沉默的盔甲 每一个动作都需代价 是想将我铸成一座铜像 守望这逐渐凝固的晚霞
1个回答
号令星责就谓接从脑海奔向四肢 却陷入无形的泥沼 是哪个顽童偷走了光原未气酸阴 让世界在慢镜头里奔跑
1个回答
日间嗜睡何所似 似电虚充难持久 片刻小憩复困惆 课堂 会议 乘车时 骤然沉睡意难收
1个回答
八大员继续教育需要每年嘛
1个回答
在哪里看这份试卷
1个回答
建筑八大员可以报两个吗
0
人关注该问题
>>
>>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