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沃锋问答-AI智慧知识互动平台! [
请登录
]
|
[
免费注册
]
沃锋问答-AI智慧知识互动平台
问答首页
问答动态
问题库
问答专家
知识专题
站内公告
全部分类
>
健康生活
耳朵如何保养?
用户提问
|
浏览661次
收藏
|
2019/01/31 07:32
满意回答
检举
|
2019/01/31 08:03
你好,建议保持在耳道清洁,防止进水,做耳保健操,定期做耳部检查。
评论(0)
加载中...
匿名
解元
|
采纳率100%
|
回答于 2019/01/31 08:03
其他回答(10)
其他
保护耳朵的常识牢记这四点要素 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难免引起中耳炎复发。 戒除勤掏耳朵的习惯 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耳机听歌,或是听其他东西,耳朵是比较容易产生更多耳屎,还会偶尔伴随着痒,我经常带耳机的那段时间就会感觉这样。总想去掏耳朵,也总会有时不小心弄疼耳朵,幸好还没有弄伤。而且经常掏耳朵拿着舒服的感觉容易上瘾,我就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掏耳朵,很舒服。 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 在洗澡,洗头的时候,或是我们游泳的时候要注意耳朵的防水,总会不小心导致耳朵里进水,特别是不干净的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清理干净,不然很容易发炎的。如果洗头洗澡进水了,出来用棉签弄干净就可以了。如果游泳进水了,头偏一侧,踮脚跳跳,水就出来了,然后棉签把里面稍微弄干净就可以了。 远离噪声及持续高强音现场 例如放爆竹,演唱会现场,KTV娱乐场所,因为较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 在洗澡,洗头的时候,或是我们游泳的时候要注意耳朵的防水,总会不小心导致耳朵里进水,特别是不干净的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清理干净,不然很容易发炎的。如果洗头洗澡进水了,出来用棉签弄干净就可以了。如果游泳进水了,头偏一侧,踮脚跳跳,水就出来了,然后棉签把里面稍微弄干净就可以了。 远离噪声及持续高强音现场 例如放爆竹,演唱会现场,KTV娱乐场所,因为较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 在洗澡,洗头的时候,或是我们游泳的时候要注意耳朵的防水,总会不小心导致耳朵里进水,特别是不干净的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清理干净,不然很容易发炎的。如果洗头洗澡进水了,出来用棉签弄干净就可以了。如果游泳进水了,头偏一侧,踮脚跳跳,水就出来了,然后棉签把里面稍微弄干净就可以了。 远离噪声及持续高强音现场 例如放爆竹,演唱会现场,KTV娱乐场所,因为较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耳朵护理要素 耳朵保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耳朵保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耳朵保健经常按摩耳朵。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这类疾病可能会引起耳朵的病变。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11:59
加载中...
其他
外界的声音通过两条途径传向人的内耳。一条是通过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的空气传导途径,一条是颅骨的移动和压缩式移动直接波动外淋巴的骨传导途径。当声音传入内耳后,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发生剪切运动产生动作电位,电讯号随神经传入大脑从而产生听觉。如果在上述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病变,都会使听力受到影响。医学上一般将听力下降都统称为耳聋。耳聋并不是指一点点声音都听不到,而是有一定程度区别的,比如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至全聋几种情况。通常我们多按病变部位将耳聋分为传音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聋3类:1、传音性耳聋:是指由于声音的传音变压装置发生了障碍,影响声波传导所致的听力下降。人耳的声音传导主要以空气传导为主,所以外耳道、鼓膜、听骨链等结构发生的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都是传音性聋,能引起传音性聋的病变主要有如下情况:(1)耵聍栓塞:耵聍阻塞了外耳道,妨碍声音的传导,引起听力下降。(2)鼓膜穿孔:鼓膜发生穿孔以后使声波传入外耳道深部后发生能量泄漏,从而导致听力下降。这就象在槌一只破鼓一样,响声肯定不及一只完整的鼓面。(3)鼓膜内陷:多是咽鼓管功能异常的结果。鼓膜内陷使鼓膜的张力增高,与声波的共振频率发生改变,影响了声音的传导。(4)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腔一种非化脓性炎症疾病,由于鼓室内有积液,影响声音传导,使听力下降。这好比一只内腔注满了水的鼓一样,敲出来的声音郁闷不响。(5)化脓性中耳炎:不论是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都可影响到听力,主要原因是鼓室分泌物阻塞或造成鼓膜穿孔所致。(6)听骨链中断:中耳外伤震荡造成关节脱位或中耳炎腐蚀了听骨链以及中耳炎后鼓室听骨链粘连固定,造成声音放大效应降低,影响听力。(7)鼓室硬化症:可由各种炎症性疾病造成鼓室腔内结构钙质沉积,功能受限,从而影响声音传导。传音性耳聋一般不会导致听力全失,如果做纯音听力测试可以发现,气导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60分贝,属中度耳聋,而骨导听力基本属正常范围。2、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病变位于耳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及各级听觉中枢,使对声音感受与神经冲动传导等发生障碍,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见的疾病如下:(1)耳硬化症:与鼓室硬化症不同,耳硬化症是一种至今原因未明的疾病。表现为内耳骨迷路的致密骨板被海棉状新骨代替后所产生的疾病,这和房屋的墙壁由原来坚实的砖瓦和混凝土结构被人偷工减料,由沙石代替一样,变得疏松不结实,不过这种耳朵的骨质变疏松病变只是这种疾病的第一个阶段。过后会进一步发展,骨质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并钙化,就象放在露天环境里的水泥一样,要不了多久它就会板结硬化,这个阶段又叫硬化阶段,所以叫耳硬化症。耳发生硬化的后果是内耳结构改变,神经细胞变形坏死,最终导致听力下降,多为双侧性而且持续加重。听力下降多呈感音性。(2)美尼尔氏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耳内胀满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原因是内耳膜迷路水肿所致,一般为单侧耳发病,青壮年多见。(3)先天性聋:可由遗传因素引起,也可因为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了病毒感染或其他损伤所致,使胎儿生出以后发生听力丧失。(4)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听觉器官发生退行性变所致,所以经常发现老年人的听力不如年轻人好。(5)传染病引起的聋:各种急慢性传染病都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如小儿麻痹症、白喉、伤寒等,不过现在已少见。(6)全身一些其他疾病引起的耳聋: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为最多见。原因是引起了内耳的营养供血发生障碍所致。其它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亦可引起听力下降。(7)药物中毒性聋:现已明确,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人耳有损伤作用,可致感音神经性聋。(8)创伤性聋:颅脑外伤导致迷路震荡、颅底骨折,都可损伤到内耳致听力下降。(9)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作的耳聋疾病,原因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和病毒感染有关。能引起感音神经性聋的原因还有很多。根据病变部位还可将感音神经性聋分为感音性聋和神经性聋两类。感音性聋是毛细胞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神经性聋是听神经及传导经路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3、混合性聋:是指混合了传音性和感音性两方面病变而致的听力下降。如长期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既有鼓膜穿孔,听小骨损坏所致的传音性聋,又可因长期的细菌毒素吸收,伤害内耳听器而引起感音性聋。这是有关连接: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来声刺激情况下“不愉快”的声音感受,多表现为嗡嗡声、卡塔声、吱吱声,发生在单耳,也可发生在双耳(颅鸣)。40~70岁人群多发,男性多于女性。由于耳鸣对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可出现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而且耳鸣多伴有听力的下降。因此出现耳鸣要尽早地就诊、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使耳鸣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消失,还可以延缓听力下降。对此目前还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对耳鸣的治疗多需同时采用两种以上治疗手段,而且需治疗较长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耳鸣掩蔽通过耳机给予与耳鸣音调强度相匹配的白噪声,使其掩盖耳鸣声音,既可以转移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又能使产生耳鸣频率的异常放电神经疲劳,从而达到治疗耳鸣目的。2.助听器如果耳鸣并伴有听力下降,选择掩蔽功能助听器即可提高听力又能起到耳鸣掩蔽作用。不过助听器音量要调到适当位置,不可过高,否则有可能加重耳鸣。3.生物反馈即让病人控制某种自主躯体功能的松弛术,如脉搏、肌张力、脑电波活动,其目的是让患者提高对其生命活动的应变能力。4.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对耳鸣的感受,配合掩蔽或药物治疗会收到很好疗效。5.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抗抑郁药,如去甲替林;抗组胺药;抗惊厥药,甚至麻醉药,如利多卡因都可用来治疗耳鸣并取得一定疗效。地塞米松中耳内注射对耳鸣和听力下降、眩晕患者也有较好效果。6.耳鸣再训练治疗给患耳一个低响度、稳定的背景声音,每天8小时让病人逐渐熟悉自己的耳鸣声音。这种方法要持续1~2年时间。另外还有针灸、高压氧、电刺激、手术、人工耳蜗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有选择进行。生活中还需要采取以下手段来避免耳鸣的发生:不要长时间用耳塞听随身听一类的东西;避免环境噪音的有效方法是远离噪声源或在噪音环境下佩带耳塞,耳塞可以消减15~20分贝声音;在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如果出现耳鸣现象要立即停用;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盐的摄入;不要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以及戒烟;通过多锻炼来改善血液循环;及时对口腔疾病,如咬合不齐进行校正和治疗;老年人适当补充含锌制剂有助于防止耳鸣发生。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11:45
加载中...
其他
不要到很嘈杂的地方,不要多听耳机,老人要多注意身体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11:15
加载中...
其他
1、 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是用蘸了医用酒精的棉棒轻轻地掏,如果用金属的挖耳勺来进行清洁,会和中耳的皮肤摩擦,容易引起中耳炎。 2、 儿童时期,是耳朵的发育期。在这个过程中,生病后如果用药不当,会引起药源性耳聋。 3、 小孩的耳朵在发育过程中,里面的神经非常脆弱,所以大人如果拉他们的耳朵,会影响其内耳的发育。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10:43
加载中...
其他
平时注意耳部卫生,耳内保持干燥,少接触噪音,少用耳机,等等。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10:11
加载中...
其他
你好,耳朵如何保养?(一)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二)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三)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四)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五)熄肝火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六)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09:40
加载中...
其他
您好!耳朵如何保养?1、 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是用蘸了医用酒精的棉棒轻轻地掏,如果用金属的挖耳勺来进行清洁,会和中耳的皮肤摩擦,容易引起中耳炎。 2、 儿童时期,是耳朵的发育期。在这个过程中,生病后如果用药不当,会引起药源性耳聋。 3、 小孩的耳朵在发育过程中,里面的神经非常脆弱,所以大人如果拉他们的耳朵,会影响其内耳的发育。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您有所帮助。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09:15
加载中...
其他
避免经常掏耳朵,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重视身体保健,血压血糖对听力都会有损伤。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08:42
加载中...
其他
平时不要随意掏耳朵、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远离噪声源、注意休息不要经常熬夜。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08:30
加载中...
其他
耳朵护理之一――日常清洁 洁面是许多人的每日功课,但你是否会记得每天都给耳朵做一次清洁?也许更多人是在洗头的时候会顺便洗一下耳背,顺带擦一下耳廓等地方。陈观贵表示,耳朵的清洁实际上也是不容忽视,特别是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区域尤其需要注意清洁护理。耳朵虽然比较薄,而且还存在着软骨,往往让人忽视了耳部皮肤的皮脂腺分泌,尤其油脂分泌比较旺盛的人群。在夏季忙碌了一天后摸摸耳朵就会感觉油油的。 如果耳朵长时间不清洁,或者油脂分泌旺盛的人群不注意清洁耳朵,很容易会造成毛孔的堵塞,进而形成皮脂腺囊肿。陈观贵表示,皮脂腺囊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较多发生在耳背和耳朵下方。开始时像米粒一样的小肿块,也许会有些疼痛,如不引起重视,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必须到医院进行手术起初。 耳朵的清洁工作不需要过的清洗,可在平时洁面时,用毛巾擦拭耳廓和容易藏污纳垢的耳背就可以了。 耳朵护理之二――不随意掏耳垢 耳垢,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也经常被人们通俗地称之为耳屎。既成为“屎”,即是废物。因此在许多人的概念中,耳垢是耳朵的负担。而掏耳朵则成为每天如排便一样的日常工作。陈观贵表示,站在保养耳朵的角度,耳垢对外耳道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耳垢是不能随意掏的。耳垢是由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一般会随着日常生活中的张口、打哈欠或者咀嚼等活动,借助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自然脱落,并最终排出耳道,并不需要人为地去掏。如果强掏耳朵,除了容易伤害耳内皮肤引起炎症外,还容易对鼓膜造成伤害。 那么耳垢是不是就完全不需要我们去操心?陈观贵介绍,耵聍的形状和分泌量是每个人的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有的人天生耵聍腺分泌就比较旺盛,耵聍的生成速度较快,难以自行排出,把那个由此引起耳朵瘙痒或者堵塞感,医学上称为“耵聍栓塞”,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地清洁耳道。自己处理的正确做法是:将棉签浸透温水后稍稍挤干,放入外耳道内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泡湿、浸软后随之带出,也可以用此方法先将“耳屎”泡软使之松动,再用专用的掏耳勺轻轻取出,耳道外面有一层皮肤年末的交界,如果棉签小心探入时没有感觉疼痛即可,但如果感觉到不适或者疼痛,意味着已经比较深入,最好停止清理。如果里面还存在着耳垢,就需要找专业医生使用专业器具来取出。 值得一提的是,去游泳前最好到医院检查是否有耵聍栓塞,以防湿水后耵聍发涨,甚至引起发炎。而由于耵聍所处的位置比较深入,这需要专业器械检查。 耳朵护理之三――打耳洞需谨慎 现在为了戴耳环而打耳洞十分寻常,有的人还同时打了好几个耳洞。但打耳洞有可能留下疤痕疙瘩,这你知道吗?增生的疤痕超过皮肤的表面,比原来伤口还大,甚至会长出体积巨大的疤痕疙瘩来。陈观贵介绍,临床上许多患者耳朵上的疤痕疙瘩就是由于穿耳洞造成的,尤其是疤痕体质的人群,要治愈上非常难,由于这些疤痕疙瘩要通过手术切除,术后恢复同样可能形成疤痕,因此复发率高达50%。 另外,如果在耳垂上穿耳洞还稍微好些,而耳廓的软骨上打耳洞则要危险的多。因为耳廓主要由软骨构成,血液循环比耳垂差,对细菌的抵抗力也较弱,容易受到感染。若产生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发展成化脓性软骨膜炎,甚至导致耳廓萎缩。因此,是否穿耳洞需要谨慎,并且建议去正规医院。 耳朵护理之四――耳机要舒适 无论是听音乐还是接听电话,耳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可是人们往往把选择耳机的标准放在音质上,特别是耳塞式耳机。陈观贵表示,每个人的耳朵形状都不一样,且耳道大小都不一样,如果在使用耳塞式耳机时感觉到不舒服,则表明耳机的设计并不适合你的耳朵,已经对软骨形成了压迫。而这并不是“带多了就习惯了”能解决的,对于耳机和耳朵的配对,第一次的接触,经过微调后让然不舒服,就表示这款耳塞式耳机不能用了,否则耳机长期对耳道软骨的压迫,容易导致软骨损伤及形成炎症。
评论(0)
回答于 2019/01/31 08:18
加载中...
相关已解决
1个回答
腰上面到底有多少神经呢
1个回答
腰椎压迫到神经后 如果不干预他 就平躺的话 需要多久呢
1个回答
身体僵硬 动作迟缓 起床困难——这些被称为"晨来自僵"的现象 是帕金森病常见的清
1个回答
帕金森最详细的夏季管理手册 让帕友们症状稳定济犯如叶令范 轻松度过这个夏天
1个回答
帕金森病患者的全新希望 金悠平 ——疗效稳定 副作用更小的神奇药物
1个回答
像浆果啦 绿茶还有坚果之类的 或许能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起到些帮助呢
1个回答
帕金森患者不能吃西红柿 阳社活某七消下握陈棉差揭秘四种体质患者的饮
1个回答
左手抖和右手抖的秘密 揭秘帕金森病的六个冷知识
1个回答
多巴胺 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 这个名字如同救命稻草 让人朝思暮想不过令人惊讶的
1个回答
不要拖 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早期治疗才能守住生活尊严
0
人关注该问题
>>
>>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