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聋九哑是什么意思?

用户提问 |浏览1295次
收藏|2019/08/21 11:55

满意回答

2019/08/21 12:10

生理学上将这种聋与哑的关系叫作语言的反馈。就像人眼和肌肉的反馈能指导手的运动一样,人体中也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语言反馈系统,随时监听自己发出的每一个音。如果发现音调偏低,就增加声带的张力;如果发现单不准,就及时调整相应的发音部位,直到满意为止。有些人因后天疾病或语言中枢病变,这些人虽然不能说话,但他们的听觉完好,耳并不聋。所以常常是“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
匿名

其他回答(8)
  • 一生有你更精彩
    其他
    十个聋子里面有九个是哑巴···凡是都不是绝对的意思·········
    回答于 2019/08/21 14:54
  • 灵之无双
    其他
    含义:是不会说话的人,并不是不能发音语言的反馈:聋与哑的关系生理学上将这种聋与哑的关系叫作语言的反馈。就像人眼和肌肉的反馈能指导手的运动一样,人体中也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语言反馈系统,随时监听自己发出的每一个音。如果发现音调偏低,就增加声带的张力;如果发现单不准,就及时调整相应的发音部位,直到满意为止。有些人因后天疾病或语言中枢病变,这些人虽然不能说话,但他们的听觉完好,耳并不聋。所以常常是“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
    回答于 2019/08/21 14:36
  • FF.WOO
    其他
    就是说,十个聋子、九个不会说话的。
    回答于 2019/08/21 14:27
  • zhangsen925818
    其他
    因为人学习的话是先听接着模仿才慢慢会说话,一般先天聋的人,听不到别人说话,基本上都不会说话,也就是成了哑巴
    回答于 2019/08/21 13:56
  • 焱狼王
    其他
    这里所说的“哑”并不是“不能说话”,而是“不会说话”。
    回答于 2019/08/21 13:41
  • 子寒大师
    其他
    意思就是听力有障碍的人多数也不怎么说话,所以语言能力很差
    回答于 2019/08/21 13:12
  • sxh4118
    其他
    为什么聋和哑总是伴生呢?为什么"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呢?其实,我们常说的哑巴,指的是不会说话的人,并不是不能发音。聋人不会说话就和瞎子不能看到画面一样。瞎子不会画画并不是他的手不会动笔,而是看不见笔画的效果,当然就无法确定下一步的动作。即使原来是个有名的画家,一旦眼睛失明,也只好就此停笔。说话也是这样。正常人在说话时,无时无刻不在自己耳朵的监听之下,从儿童学说话开始,他就是边听边说的。当他的发音正确时,就能马上得到应有的肯定,当他说错时就会被否定。慢慢地就知道"BA-BA"代表自己的父亲,"MA-MA"代表自己的母亲……这样边说边听,逐渐学会了说话。如果他根本就听不到自己的发音,就无法判断说话的效果,也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了。生理学上将这种聋与哑的关系叫作语言的反馈。就像人眼和肌肉的反馈能指导手的运动一样,人体中也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语言反馈系统,随时监听自己发出的每一个音。如果发现音调偏低,就增加声带的张力;如果发现单不准,就及时调整相应的发音部位,直到满意为止。有些人因后天疾病或语言中枢病变,这些人虽然不能说话,但他们的听觉完好,耳并不聋。所以常常是"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
    回答于 2019/08/21 13:00
  • sz8418
    其他
    人常说“十个聋子九个哑”。为什么聋和哑总是伴生呢?为什么“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呢?其实,我们常说的哑巴,指的是不会说话的人,并不是不能发音。他们的舌、喉以及声带等发音器官一般是正常的。聋人不会说话就和瞎子不敢画画一样。瞎子不会画画并不是他的手不会动笔,而是看不见笔画的效果,当然就无法确定下一步的动作。即使原来是个有名的画家,一旦眼睛失明,也只好就此停笔,说话也是这样。正常人在说话时,无时无刻不在自己耳朵的监听之下,从儿童学说话开始,他就是边听边说的。当他的发音正确时,就能马上得到应有的肯定,当他说错时就会被否定。慢慢地就知道“BA-BA”代表自己的父亲,“MA-MA”代表自己的母亲。这样边说边听,逐渐学会了说话。如果他根本就听不到自己的发音,就无法判断说话的效果,也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了。生理学上将这种聋与哑的关系叫作语言的反馈。就像人眼和肌肉的反馈能指导手的运动一样,人体中也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语言反馈系统,随时监听自己发出的每一个音。如果发现音调偏低,就增加声带的张力;如果发现音调不准,就及时调整相应的发音部位,直到满意为止。有些人因后天疾病或语言中枢病变,这些人虽然不能说话,但他们的听觉完好,耳并不聋,所以常常是“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耳聋大体可分为三类: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及混合性耳聋。目前传导性耳聋基本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愈,而彻底治愈感音神经性耳聋,却一直是耳科医生和听力学者的一个梦想。无论是基因治疗还是神经细胞再生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都尚须时日。一个人的语言的获得与保持,是需要听觉的参与的,二者共同构成“听-说言语链”这样一个反馈过程。 俗话说“十聋九哑”,对于一个先天耳聋的幼儿,无法接收到言语刺激,最终必然是一个哑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常把“聋”与“哑”连在一起说的原因。这种情况我们称为“语前聋”。即使是已经学会说话的成人,在丧失了听觉之后(语后聋),言语功能也会逐渐退化,变得含混不清。所以,在更好的治疗手段出现之前,我们必须采用康复医学的手段,帮助耳聋者重建听力。对于轻度到中重度的听力损失,助听器可以起到较好的补偿效果;对于重度及极重度耳聋,人工耳蜗是有效的解决手段
    回答于 2019/08/21 12:33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