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三批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呢?

匿名网友 |浏览1793次
收藏|2019/09/12 09:33

满意回答

2019/09/12 10:04

康德的三大批判内容如下:1、纯粹理性批判: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2、实践理性批判: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人们的幸福。3、判断力批判: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向左转|向右转扩展资料:1、《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之作。它对费希特、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人,乃至整个欧洲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2、《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为近代哲学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哲学思路,对洪堡特的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3、《纯粹理性批判》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这部书常被称作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的“三大批判”。4、伊曼努尔·康德(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鞍山城2019

其他回答(2)
  •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批”,标志着康徳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表明他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
    回答于 2019/09/12 10:50
  • 康德(1724-1804)被认为德国唯心主义和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的作品试图调和18世纪两大主要的哲学派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主张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而理性主义则主张知识通过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先验理性获得。康德的结论是我们通过感觉,知识的对象只是被给予,然后通过先验知性的处理将它们联系统一起来,构成某种规则,最后通过理性将知性的规则纳入我们的思维和知识。这样理性就不直接涉及对象或者经验,所以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客体知识。康德将之称为“批判哲学”,主张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康德的这种认识论将世界分为表象和物自体两部分,其中只有表象世界能被我们所认识,而物自体则超越理性之外,无法被认识而只能被信仰。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回答于 2019/09/12 10:29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