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流脓啊?

360U3159608725 |浏览607次
收藏|2019/09/14 11:19

满意回答

2019/09/14 11:29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咽鼓管阻塞 常见于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以及头面部放射线治疗后。也可因为鼻中隔偏曲、鼻腔填塞物堵塞等引起。2.上呼吸道感染或变态反应 如急性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肿胀的鼻甲或淋巴组织堵塞咽鼓管咽口,或咽鼓管本身的炎症水肿粘连所致。3.气压损伤 乘飞机或潜水过程中,气压变化过快,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平衡所致。4.细菌及病毒感染 中耳某些类型的细菌及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本病。

海之声武昌中心

其他回答(6)
  • 泌性中耳炎会流脓的,而且不容易治愈的。应该抗炎治疗的,彻底清洗耳道的。应小心挖耳朵并尽量少清除耳垢,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回答于 2019/09/14 13:39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的常见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很高。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中耳炎多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若治疗不当,最终可造成中耳粘连、听力下降,在儿童还可影响语言发育。中耳积液极为黏稠而呈胶胨状者,也称为胶耳。本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成人亦可发病。
    回答于 2019/09/14 13:29
  •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耳鸣耳痛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中耳积液为浆液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 .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耳胀”、“耳闭”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热或风寒及肝胆湿热,致耳窍经络阻塞,气血滞留而发病;或因肾虚、湿痰阻肺、脾虚湿困及气血瘀滞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耳内胀闷微痛,耳鸣如闻风声,听力减退,听自己说话声较响,惟欠清晰,常喜以手按耳,鼓膜稍充血,轻度内陷,可伴有鼻塞、流涕,舌微黄,舌苔薄,脉浮数。 2.肝经湿热型:证见耳内闭闷,听力下降,耳鸣,耳膜外隆,伴头身沉重,苔白腻,脉滑。 3.脾胃气虚型;证见耳胀闷如棉絮塞之,听力减退逐渐加重,耳中蝉鸣,劳而更甚,鼓膜内陷明显,失去正常光泽,也可见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脉缓细。 4.肝肾阴虚型:证见耳内闷胀轻微,听力减退明显,耳中蝉鸣昼夜不息,夜间尤甚,鼓膜萎缩、菲薄,或见灰白色沉积斑块,可伴有腰酸膝软,头晕眼花,舌红苔少,脉细弱。 5.肾阳亏虚型:证见听力下降,耳鸣、伴腰酸肢冷,面白体倦、纳少便搪,尿频,舌淡苔薄,脉细弱。
    回答于 2019/09/14 13:10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避免诱发过敏的食物。
    回答于 2019/09/14 12:47
  • 是一种无菌性的,小孩子多见
    回答于 2019/09/14 12:23
  • 分泌性中耳炎,也称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通常导致的耳聋是传导性的,因中耳腔积液影响了经空气传导的听力,早期听力下降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恢复,但是随着病程迁延,积液过于黏稠,导致听骨链固定,就会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种听力下降是无法恢复的。年幼儿童常见,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填塞物时间过长等,均可诱发中耳炎。中耳炎的变态反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引起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听力下降。
    回答于 2019/09/14 11:5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