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深圳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号召“先行一步”,随着蛇口一声炮响,完全“白手起家”的深圳一举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的拔地而起,这无疑是的亘古未见之巨变。39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重新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机遇再次垂青深圳,要“先行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努力创建立足全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党和国家对深圳既委以重任,又寄予厚望,不仅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更加”的新要求,而且还规划了深圳未来发展“三步走”的美好蓝图。“面对新的挑战,深圳责无旁贷。那么,面对新的战略定位,深圳的教育又会有何思考呢、有何应对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深圳教育作为整体布局的重要一环,在“先行示范”的前进中不能拖后腿,更不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应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必然呼唤与之契合的教育发展,对深圳教育界来说,这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为什么说这次挑战是异常巨大的呢?首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形势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必须面对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甚至可能完全是未知之事。另外,放眼世界不难发现,没有一座城市化像深圳这样,目前之教育尚未完全解决由于城市急剧发展所带来的中小学就学压力,未来更大的压力又不期而至。怎么办?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深圳人深入骨髓的精神之一就是凡事“敢为天下先”,这是深圳人的豪气,更是深圳人的骨气。细细品味国家文件原文信息,我认为,深圳未来的教育发展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例如,文件中提到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等战略定位,无一不以人才教育为依托,而要实现这些宏大目标单靠目前的教育规模和发展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深圳教育界首先要打破旧有思想所造成的发展瓶颈,瞄准国家寄于深圳的未来战略发展新定位,重新进行立足国际教育新成就和深圳市情相结合的顶层设计,同时,也结合周边及全球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从多个角度诠释教育发展的内涵突破,譬如,强化民族认同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民族和谐共生教育,建构服从于国家发展需要的“市本乡土教育”,注重健康自然的儿童教育,倡导国际视野的公民教育,强化基于多元能力发展的创新教育,尝试“双元互通”职业教育架构等等。综上所述,新时代呼唤深圳要勇于大破大立,构建更加合理完备的适合深圳未来发展的‘大教育体系’。面对挑战,深圳人“生而为赢”,不喜欢所谓“绝地反击”,而是更钟情于“破釜沉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圳教育界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的开学典礼上,面对深圳教育未来的美好愿景,教师们群情振奋、摩拳擦掌,力争做新时代深圳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和排头兵。而这只是深圳教育界改革创新勇于实践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还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等,首先急需的是人才,而高素质人才除了短期的吸纳引进,未来的终极的解决方案一定是要自己靠培养。反过来,有了高水准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强力支撑和纵深介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才能更早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尤其是,党和政府殷切要求深圳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这更是深圳教育大发展的不竭动力。比如,结合深圳属沿海城市的特点,又有社会经济等高速发展的急迫需要,深圳应乘势而上发展起产学研一条龙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从海洋与海产职业学校,深圳海洋大学,到国家级的深海科考中心,甚至国际海洋实验室。深圳的生产力与技术转化能力全球首屈一指,是目前中国最佳的科技与产业孵化基地,更可贵的是深圳还拥有口碑第一的高效多维的政府助力平台。要勇于向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取经,譬如联合国近些年来一直推崇“芬兰教育模式”,勇于自我否定,勇于超越“舒适区”,勇于创立适合自身市情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即深圳教育范式,犹如现今的“深圳标准”于国家乃至国际的生产经营与技术进步。我们深圳教育界,不仅要有目标设定的雄心,更要有“实现之”这样的气魄。南海之滨,梧桐脚下,‘敢闯敢拼’的深圳人已经再次出发,怀抱大战略,瞄准新目标,只争朝夕,义无反顾。祈愿深圳更加绚丽多姿的美好明天早日实现。深圳教育同仁,携手共进,责无旁贷。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