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本身是来自于《伤寒杂病论》中的“金匮要略”,由于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在它的沿革时期不得以的被分成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医著。在“伤寒论”中张仲景用的是六经辨证法来论述和分析治疗外感疾病的辨证与论治;而在“金匮要略”中是的脏腑辨证来论述和分析治疗杂病、外科病及妇科疾病等的辨证论治。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完全不同,中医强调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来自于《皇帝内经》),特别是强调人体的统一性,因此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脏六腑并不单独存在着的,它们之间往往一脏、一腑有病会影响到其它脏腑的功能异常,例如脏腑之间是有着表里之间的关系,而脏腑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内在联系;所以中医所说的人体的脏腑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疾病的产生原因一定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且它们之间必然也存在着转化因素,中医把这种转化称之为病变,而病变百端万化,所以不能不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西医的解剖学理论则是讲的单一的器官,这些器官是单一的存在,疾病产生在某个部位时就是在这个器官的本身,一般情况下不会牵扯到其它的器官。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人体的“肺”,西医所说的“肺”就是指肺脏的这个器官面言,所以比较容易理解;而中医所说的“肺”不但是包括了肺脏在内,而是指人们的整个呼吸系统而言,因此中医所说的“肺”就包括了诸多的人体器官在内,而不再是指单一的肺脏而言了。因此中医理论中的脏腑是指它的整个功能而言,而并不是单一的一脏、一腑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