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致癌吗?

纤与白尘 |浏览513次
收藏|2020/04/16 13:07

满意回答

2020/04/16 13:38

蕨类“致癌”的说法成为热门话题,是源自科学松鼠会科普作家、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博士的一篇科普性文章《纯天然的野菜居然会致癌?》,在文中,云无心博士在文中提到:蕨,又是第一个,或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致癌的食用植物.……八十年代初,一位日本科学家才成功地分离出了一种叫做ptaquiloside的东西,中文的的翻译看起来比较合理的是“原蕨苷”。从那以后,许多人对这个东西进行了许多测试,发现用它来喂动物,可以出现前面所说的那些症状(增加实验动物患癌几率)......蕨生长旺盛地区的人,那怕不吃蕨菜,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依然要高得多……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些研究结果只是出现在学术刊物上。而某些宣传“野生蔬菜”的人,热衷于引用“科学研究发现”来支持“纯天然”的“营养”和“安全”,却对这些研究视而不见......而支持这一宣称的研究,有一项是原蕨苷对某种特定癌细胞的生长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已--在科学上,这样的结果距离说“蕨菜可抗癌”还很遥远。而另一项支持这一功能的调查,是吃少量蕨菜(每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吃一次)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学术同行对这项研究结果的评价是“令人吃惊的”--虽然它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由于样本量很小,这个微弱的“防癌作用”完全可能是“数字幻觉”。”最后云无心博士给出结论:“总的来说,“蕨菜致癌”这个结论有着相当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而“蕨菜抗癌”的说法,就像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不知道为什么给了一个乞丐几块零钱,就被总结为“这个歹徒相当善良”。”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也有其他观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范博士在她的博客里说:(原文地址)没错。其实危险就在于长期、大量地消费某些食物。毕竟人体有自我调整的作用,食物不是毒药,少量消费,偶尔消费,未必会产生多大的危险。加工的方法不同,吃的数量不同,效果都会很不一样。砒霜虽能致死,少量用却可以治疗白血病呢……网友提到的这篇国内研究证明,蕨的提取物有致癌作用。不过,只要看看实验是怎样做的,就知道它有多大危险了。该实验用的是蕨根提取的粗粉。饲喂动物的高剂量是饲料的1/3,连续喂365天。即便如此,只有10%的动物患上肠腺瘤。相比之下,吃少量蕨粉(1/5-1/10)的动物十分健康。要知道,老鼠们的寿命只有2-3年,它们吃一年蕨粉,相当于人类吃半辈子。我们绝大多数人既不可能每天吃蕨根粉条,也不可能连续吃30年。既然如此,偶尔在餐馆吃一次蕨根粉,又怕什么呢?总体来说,从风险评估角度来看,蕨根粉中的致癌物含量本来就低,如果只是偶尔吃一次,实际暴露量又很小,基本上不用考虑致癌问题。相比之下,由于这种东西淀粉不易消化,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多吃可能引起腹胀问题,倒是更值得考虑的因素。但是,为什么人们对熏肉、烤肠、咸菜、咸鱼等食物相当宽纵,对另一些食品就非常严苛呢?比如说,我相信,只要有人说起大鼠吃了蕨提取物之后有少数致癌这句话,很多人恐怕再也不会吃蕨根粉了。还有研究表明,在大量使用蕨粉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移植肝癌细胞的增殖。也就是说,它虽然对这种瘤的发生可能有促进,对另一种癌却可能有抑制作用。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它有抗癌作用呢?也不能。因为没有人类研究证明它有这种效果,也没有流行病学证据证明,成年累月地多吃蕨就能减少肝癌的发生危险。求采纳

黑执事_048

其他回答(4)
  • 别蕨类了,哪是所有蕨类都能食用的???关于蕨菜致癌或者食用蕨类中毒现象:(1)动物生吃蕨类植物导致中毒是由于部分鳞毛蕨科植物体内含有绵马酸,这是一种神经毒素,跟毒蕈的作用机理类似,但不是所有蕨类植物都含有绵马酸;(2)实验室在做小鼠或者大鼠实验时喂的是生蕨菜,既未经过处理剂量又大,就算是人参吃多了也还受不住呢!(3)五谷相生相克,五蔬也各有千秋,凡事有度,少吃无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蕨菜确实含有能增加致癌风险的物质。1983年,日本学者Niwa及丹麦学者Van der Hoeven分别同时从蕨中分离到一种叫原蕨苷(Ptaquiloside)的成分,而原蕨苷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2B类致癌物,能增加致癌风险,仅次于1类和2A类致癌物。但是,经查证,原蕨苷本身很不稳定(这一点央视视频里中国农业大学的检测人员也提到了),能够溶于热水或者热酒精,室温酸性条件下还可转变为无致癌活性的蕨素B(Pterosin B)。在碱性情况下则转变为一种不稳定的二烯酮(Braken dienone),这种物质在酸性环境下也可变为对人体无害的蕨素B。由此可知,蕨菜虽然含有致癌物质,但并不意味着吃了蕨菜就会得癌症!这和食用量、食用频率以及处理是否得当有关。若想既享用美味又健康安心,做好以下两点即可:(1)不可生食,食用之前用热水焯过或者用草木灰、小苏打浸泡处理,在烹制的时候再加点醋,不仅更添滋味还可有效除去有害物质;(2)不可一次性大量食用,对于原蕨苷的毒性和限制剂量,国际上目前虽然尚无明确标准,但最好不要长期持续食用,把握好度,才能既解馋又养生。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出了高致癌物的清单,其中食品类的共有7种,它们是经常连叶一起咀嚼的槟榔果(排名23)、不含烟草的槟榔(排名24)、含烟草的槟榔(排名25)、中国腌咸鱼(排名34,中国?日本腌咸鱼就不致癌了?)、加工肉类(排名39)、马兜铃酸及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排名42)、酒精饮料中的乙醇(排名69),压根就没蕨菜什么事。再说了,面包还会在高温焙烤中产生一些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呢,但从没听说有人因此就不吃面包了。何况连培根都是1类致癌物,致癌风险比蕨菜高得多了,还不是照吃?前几天看《临床营养学》(2005年6月出版)第三篇 疾病与营养31.2.3 蕨类(羊齿植物)恰巧看到如下一段话:“日本胃癌发病率高,曾有人认为与日本人喜吃蕨类有关,但流行病学调查未能证实。”
    回答于 2020/04/16 14:51
  • 经过试验的证明,确实说明蕨菜能够引发致癌.蕨菜中含有癌症所具有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导致癌症的产生..
    回答于 2020/04/16 14:32
  • 吃致癌物当然不等于就会致癌,然而如果因此就可以放心地吃的话,还去划分、研究致癌物干什么呢?划分致癌物的目的,是要警示人们小心,而不是反而把含有致癌物当成了放心地吃的理由。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致癌物分成五类,蕨菜被分为2B类,意思是有限的证据表明它可能致癌。有些人说,咖啡以前也被归为2B类,和蕨菜是同一类致癌物,既然我们可以放心地喝咖啡,也就可以放心地吃蕨菜。其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类,只是根据证据的强弱来划分的,而不是根据致癌的严重程度,被划入同一类,只是说它们致癌的证据的证明力差不多,而不是说它们致癌的程度是一样的,是不能拿来相互对比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只是不定期地评估致癌物,每年评估那么几种,已经评过的很少及时更新,这就导致对很多物质的评估是过时的。例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在1991年把咖啡评为2B类致癌物的,而过了25年,他们才给咖啡平反,不再把它当成致癌物。他们对蕨菜的评估是在1987年,也就是30年前做出的,那个时候对蕨菜致癌的研究刚刚起步,证据非常少,所以被评为2B级。之后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蕨菜能够致癌,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没有再根据新的证据对蕨菜的致癌性重新评估,所以是严重过时的。蕨菜致癌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蕨菜里头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叫欧蕨苷,实验表明蕨菜提取物和欧蕨苷都能够对细胞中的DNA造成损伤,诱发癌变。第二是动物实验的证据。用蕨菜喂牛,能让牛的膀胱长出肿瘤;喂小鼠,能让小鼠得白血病和胃部长肿瘤;喂大鼠,能够让小肠、膀胱长肿瘤。例如,在一个动物实验中,让蕨菜占大鼠食物的一半,喂了四个月后,所有大鼠的回肠都长出肿瘤。用欧蕨苷做实验,也能让实验动物长出肿瘤。第三是流行病学调查的证据,也就是对人群做调查、对比。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有食用蕨菜的饮食习惯,除了咱们中国某些地方,还有亚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蕨菜经过加工、烹饪后能够消除一部分致癌物,但是不会完全都消除掉。对日本、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调查表明,食用蕨菜会增加患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有研究算出每天吃蕨菜致癌风险增加了1.68倍,偶尔吃蕨菜致癌风险也增加了53%。也有研究认为,每天吃蕨菜的人,要比不吃蕨菜的人,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增加了5~8倍。有一些地方没有食用蕨菜的饮食习惯,但是因为这些地方野外蕨菜植被很丰富,结果这些地方的人得某些癌症的风险也比较高,这是因为蕨菜中的致癌物会污染地下水,蕨菜的孢子会被人吸进体内,而且牲畜吃了蕨菜以后,蕨菜中的致癌物转移到牲畜的奶中、肉中,又被人吃下去。研究发现,奶牛吃了蕨菜以后,8.6%的欧蕨苷会进入牛奶中。生活在蕨菜植被丰富的地方的人,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至少是其他地方的2倍。  可见,近年来关于蕨菜致癌的研究是非常多的,证据也是相当充分的,如果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事隔30年再评估蕨菜,应该会重新分类,至少会把它评为2A类致癌物。
    回答于 2020/04/16 14:00
  • 吃蕨菜并不一定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蕨菜中有一定的致癌成分原蕨苷,是溶于水的。如果在烹饪的时候,把蕨菜在水中充分浸透,或者是换几次清水,或者是用热水烫一烫,这样就会避免这种致癌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性。同时也可以做烹饪的时候加一点醋,也会降低这种成分的致癌性。平时还是尽量少吃,如果并不是过量的进行应用,或者是长期的应用,也不会导致出现有癌症的发生。
    回答于 2020/04/16 13:49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