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米佳吉 |浏览2356次
收藏|2020/06/18 21:05

满意回答

2020/06/18 21:17

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张各民族不论大小(人口多少)、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三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四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五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六是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七是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米佳吉

其他回答(5)
  • 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依据的思想,包括“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依据思想、“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这一基本理论政策依据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的思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也都指明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策略、路径等根本方向;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的思想,就是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立国之本”这一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石,包括“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这一民族工作的实践主线;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的思想,包括“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宗旨,包括“维护全国民族关系和谐稳定”这一民族工作的重点目标;关于民族工作的制度、法律、组织、人才保障的思想,包括“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一民族工作的组织人才保障和根本保证等方面;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法的思想,就是用好物质和精神力量这一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
    回答于 2020/06/18 22:30
  •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回答于 2020/06/18 22:17
  •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部署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工作战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写入新修订的《党章》,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回答于 2020/06/18 21:57
  •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部署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工作战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写入新修订的《党章》,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理性升华的历史。“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核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内化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铸就了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意识中最高层次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历史活跃期,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走出传统聚居地,在全国各地流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多个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地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大深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顺应这种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我们既不能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去推进,也不能无视民族共性不加引导。通过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创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祖国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各民族同胞共居的家园,让各民族同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  首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截至2003年,我国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令畅通,有利于发挥各民族主人翁作用,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领导下,坚持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确保国家政令畅通,扩大各族同胞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造就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群众信任和明辨大是大非的各族干部队伍,使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其次,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经济基础。民族地区能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直接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优化转移支付、对口支援、扶贫攻坚等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改善各族人民生活;通过西部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流动,向城市融入,深化各民族经济共同体联系。党的十九大,再次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加快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各民族同胞都能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同频共振,铸牢各民族同胞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打下经济基础。  第三,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享现代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在借鉴中实现创新性发展,铸牢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意识,从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第四,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社会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在全国各地流动,民族工作已经从边疆发展到内地,从农村延伸到城市,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扩大到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动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从业结构、嵌入式文化教育结构、嵌入式社区环境,推动各民族混居杂居,为各民族同胞聚聚聊聊、说说唱唱、来来往往创造条件。让各民族同胞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成知心朋友,结得成美满姻缘,“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社会基础。  第五,依法处理民族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法治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根本是中国公民共同体认同,是各民族公民对国家法律法规一体遵循的法治认同,要始终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引导各族同胞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坚持一般法律法规统摄民族因素,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各级党和政府依法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通过各方面的法治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法治基础。  第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舆论基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社会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的“五个认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舆论纽带。  总之,历经几千年发展变化,中华各民族同胞在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铸牢56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铸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发展意识,就是铸牢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团结奋斗。
    回答于 2020/06/18 21:50
  • 在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部署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工作战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写入新修订的《党章》,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理性升华的历史。“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核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内化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铸就了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意识中最高层次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历史活跃期,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走出传统聚居地,在全国各地流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多个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地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大深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顺应这种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我们既不能忽视民族差异用行政手段去推进,也不能无视民族共性不加引导。通过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创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祖国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各民族同胞共居的家园,让各民族同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  首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截至2003年,我国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令畅通,有利于发挥各民族主人翁作用,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领导下,坚持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确保国家政令畅通,扩大各族同胞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造就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群众信任和明辨大是大非的各族干部队伍,使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其次,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经济基础。民族地区能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直接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优化转移支付、对口支援、扶贫攻坚等措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改善各族人民生活;通过西部民族地区富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流动,向城市融入,深化各民族经济共同体联系。党的十九大,再次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加快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各民族同胞都能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同频共振,铸牢各民族同胞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打下经济基础。  第三,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享现代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在借鉴中实现创新性发展,铸牢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意识,从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第四,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社会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在全国各地流动,民族工作已经从边疆发展到内地,从农村延伸到城市,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扩大到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动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从业结构、嵌入式文化教育结构、嵌入式社区环境,推动各民族混居杂居,为各民族同胞聚聚聊聊、说说唱唱、来来往往创造条件。让各民族同胞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成知心朋友,结得成美满姻缘,“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社会基础。  第五,依法处理民族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法治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根本是中国公民共同体认同,是各民族公民对国家法律法规一体遵循的法治认同,要始终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权益,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引导各族同胞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坚持一般法律法规统摄民族因素,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各级党和政府依法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通过各方面的法治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法治基础。  第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舆论基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社会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的“五个认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舆论纽带
    回答于 2020/06/18 21:37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