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476-1453 基督教会 罗马教廷 具有广泛的影响与号召力第二 封建领主制度 西欧封建主义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论题。许多学者将封建主义的萌芽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和日耳曼蛮族原有的军事组织。其中,法兰克人的扈从制度(或称亲兵制度)对封建主义形成的影响尤为巨大。一个领域内的统治者为确保其政权的稳固,往往“通过依靠他的可以信赖的军人组成的扈从在他自己和那些完全是作为统治客体的下层民众之间架起桥梁”,为此他“从他控制下的土地管区中赐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而他的直接封臣又“时常把他们自己的采邑分成小块授予他们的扈从成员”。这种土地的分封,乃是蛮族统治者试图把个人关系的框架纳入正在运行的统治结构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作为个人联盟的国家 封建社会最初是一种“军事性的社会”。(p.249)而随着公元6-8世纪法兰克人统治的扩展,这种政治运作机制也逐渐扩及了整个西欧。 但在公元9世纪中叶以前,西欧所存在的还只能算作是一种“准封建”(quasi-feudalism)状态,只有在查理曼帝国崩溃以后,西欧的封建主义才步入其成熟时期。(p.353)所谓“准封建”状态与成熟的封建主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封建领地是否世袭化。在查理大帝去世前的法兰克王国中,统治者给予其封臣领地只是作为该封臣个人对其效忠的一种报酬,封臣对领地的拥有有一定的年限,至多也只是终身,当封臣去世后其领地将由统治者收回。(p.160)通过这种方式,法兰克国王们避免了政治统治的分裂。此外,在8-9世纪法兰克王国兴盛时期,商务贸易和货币仍然通行,统治者还能用货币来酬常其臣属,(p.82)故封地并非是获取效忠的惟一手段。事实上,查理曼很注意国家权威的完整性,他对分封领地非常谨慎,除了恰巧驻在边境上或蛮族所居地区的伯爵以外,查理曼“从不授给任何伯爵一个以上的郡”,他的理由是:“凭那份进款或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p.50)这种政策的实际效果是使贵族的领地保持在较小的规模并与基督教会的教区体系犬牙交错,从而排除了贵族领地独行其是的危险性第三 选帝侯(德语:Kurfürst,复数为Kurfürsten;英语:Elector)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个词被用于指代那些拥有选举“罗马人的皇帝”权利的诸侯,即德意志诸侯中有权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此制度严重削弱了皇权,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这一制度从13世纪中实行,一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为止。初期有七个选帝侯,实行这项制度五百余年。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颁布了《黄金诏书》,以诏书的形式,确认皇帝由选帝侯选举产生,并规定了具体的程序。七个选帝侯,包括三个教会选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四个世俗选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维腾堡公爵、勃兰登堡藩侯与波希米亚国王。此前德意志的集权王朝往往因为不可避免的腐败,政令不出国门,最后灭亡。而分封制的中国周代与日本幕府,却能顽强地存活几百年,而选举皇帝的选帝侯制度,让神圣罗马帝国成功延续了八百多年。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为了谋求诸侯对王位的承认,在纽伦堡制订了著名的“金玺诏书”,正式确认大封建诸侯选举皇帝的合法性。诏书以反对俗世的七宗罪为宗教依据(一说是根据古老的日耳曼七大部落),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勒令解散,选侯权失去了意义。第四 该金玺诏书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四世颁布,原件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纽伦堡法典(dasNürnberger Gesetzbuch),于1356年1月10日颁布于纽伦堡帝国议会上;第二部分称梅茨法条(dieMetzer Gesetze),颁布于1356年12月25日梅茨帝国议会上。该文件共计有七种版本:波西米亚版、科隆版、美因茨版、普法尔茨版、特里尔版、法兰克福版、纽伦堡版(当时的萨克森公爵和勃兰登堡边区藩侯放弃了制作自己的版本)金玺诏书在法律意义上确定了帝国领地内诸侯的权益与义务,重申了七大选帝侯的特别地位,也排斥了教皇干预德意志事务的特别行使权,是德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的“私法”。但同时,该文献也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威望进一步降低,加速了帝国内部的瓦解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