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的种类很多,按其发生在鱼体部位可分为:皮肤病、鳃瓣病、肠炎病,还有发生在胸腔、腹腔、胆囊、肾脏等处;按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病毒性鱼病、细菌性鱼病、真菌性鱼病、寄虫性鱼病,还有理化的、生物的因素引起的鱼病等等。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1.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细菌性烂鳃病是由粘球菌侵入鱼的鳃部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白,鳃把和鳃丝附着污泥和粘液,鳃盖骨表皮充血或溃烂,体色变黑,头部尤为明显,故又称“乌头瘟”。此病多发生于青、草鱼中,常与肠炎病、赤皮病并发。每年4─10月是发病期。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前定期在食场用漂白粉挂袋预防。用竹篾编成篓子或用塑料袋钻小孔,每袋(篓)装放漂白粉2─3两,沉于水下,每个小食场挂3─6个即可;发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或用20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每2天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 2.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侵入食道和肠道引起的。病鱼腹部出现红斑点,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的粘液或血脓流出;肠道没有食物,发炎充血,呈红色或粉红色;头部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此病多见于草、青鱼。每年3─10月为发病期,4─6月尤为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前,每百斤鱼每天用大蒜半斤捣碎拌饲料投喂,连喂3─6天。发病后每百斤鱼每天用大蒜2─3斤,每10斤饲料加食盐4两,将大蒜捣烂后拌入饲料,连喂3─6天,或用磺胺脒(又称磺胺胍),每百斤鱼第一天用5克,第2─6天每天用2.5克,将磺胺脒药粉加入煮好的粉糊内,搅拌均匀,再用晾干的空心菜或嫩草沾上粉糊,稍待晾干后投喂。 3.赤皮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法方法赤皮病多数由于拉网或运输中操作不小心,擦伤鱼的皮肤,由细菌侵入引起的。病鱼的局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以腹部和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的红斑,鳍条撕裂,末端腐烂,基部充血。此病多发生在草、青鱼和春花鱼种。春末夏初较常见。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硝酸亚汞0.1克进行全池泼洒,或投喂磺胺噻唑(又称消治龙),方法与治疗肠炎病磺胺脒相同。 4.打印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主要是由细菌侵入引起的,病鱼的尾柄及腹部两则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象烙了一个红色印章,表皮组织腐烂,严重时可见到骨骼或内脏;病鱼瘦弱,头大尾小,游泳缓慢。主要危害鲢、鳙鱼。5─7月较为常见。 防治方法:发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硝酸亚泵0.1克全池泼洒。 5.锚头鳋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锚头鳋个体较大,肉眼可见,雌体锚头鳋用头部两对腹角钻入鱼体表皮组织,吸食营养液,虫体寄生的部位红肿发炎,出现红色斑点。鱼体被寄生后呈现不安,食欲不振,尾部常露出水面,游动缓慢,并容易被水霉菌附着,逐渐消瘦,甚至死亡。危害鲢鱼、鳙鱼、鲤鱼、草鱼等。终年可见,当水温15℃以上时,容易发生,夏秋季节严重流行。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克加水调匀全池泼洒,每隔2周泼洒一次,连续2─3次;如果水质清瘦,可适当施肥,水深1米,每亩施发酵过的猪、牛粪400公斤,改变水质,使锚头鳋因水质突变而脱落,或用酒糟每亩150公斤投喂,有一定效果。 6.鱼虱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鱼虱体形似臭虫,肉眼可见,用头部腹面的一对吸盘和口刺附在鱼的体表或鳃盖上,吸食营养液,并分泌毒液刺激鱼体,病鱼消瘦,痛痒不安,多数在水面狂游,尾部常露出水面,主要危害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一年四季均发生,以4─7月较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加水均匀全池泼洒。 7.水霉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此病因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水霉菌从伤口侵入引起的。病鱼体表有棉絮状的白毛(菌丝),粘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游动缓慢,最后衰弱死亡。一年四季均发生,以早春和晚冬水温在15─20℃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如果鱼体受伤,可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后放养,也可用1/15000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5─10分钟或每立方米水体用分析纯的福尔马林溶液10─15毫升(工业纯加倍)加水全池泼洒。 8.鱼病施药应注意哪些事项 泼洒药物时要正确丈量计算水体;泼洒药物的同时,不要投喂饲料,最好先投喂后泼药;全池泼洒药物要均匀,药物应充分溶解后再泼洒;鱼浮头时或刚浮头结束时,不可泼洒药物,否则会引起大批死亡;泼洒药物一般在下午进行,这时水温较高,效果更好;泼洒药物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泼,这样药液在池中更均匀;用药浸洗病鱼时,浸洗标准时间应视水温、鱼的忍耐度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