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如何继承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360U3344886388 |浏览972次
收藏|2021/12/17 21:26

满意回答

2021/12/17 21:38

【摘 要】近代前期中国民主革命的最高成就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它是中国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这个纲领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方面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关键词】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继承和发展一、如何理解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分析民族危机发生的原因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却片面地认为仅仅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尤其在于甘当帝国主义鹰犬的清政府。因此得出结论:“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还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三大政策为灵魂的新三民主义反映并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推翻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共和国(民主立宪政体)。这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体现,它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夺取政权和建设政权的问题,所以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认为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只搞民族革命不行,必须与政治革命结合,在推翻清政府的同时,废除君主专制,“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不是要分作两次去做。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孙中山考察了欧美为何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土地问题,土地被富人占有,贫民无田可耕,贫富不均太大,中国革命时一定要解决好土地问题,要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在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时须同时设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将来的社会革命。二、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认为,这两个主义是有相同的地方的。首先,两个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纲基本相同。共产党的全部纲领包括最高与最低纲领两部分。最低纲领即目前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即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与三民主义要求建立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共和国的政治纲领基本相同。所以,“三民主义当作纲领与马列主义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在其主要的基本的口号与要求上没有冲突,而是一般的一致”。所以,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结成统一战线,也正因此,中国共产党才表示愿为实现三民主义共和国而奋斗。三、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继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黑暗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次运动虽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却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发展成果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第一,从民族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团结。而在中国,这个目标的实现,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从民权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第三,从民生主义来看,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在中国,这个目标的实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走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五、结语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他当成最亲密的合作者并支持和继承其革命事业。从历史传承来看,共产党的事业也是对孙中山先生未尽的夙愿的继承。从长远发展来看。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个喊出“复兴中华、统一中国”口号的人,他把追求国家富强、实现国家统一,作为他矢志终身的两大奋斗目标。虽然孙中山先生未能实现其复兴中华的梦想,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祖国的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现实,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抱负。

鞍山城2050

其他回答(2)
  • 民族主义 (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英语:nationalism)位列最前,提出最早,实际影响也相当大。清光绪十九年(1893),孙中山倡议建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希望通过“革命排满”推翻清朝政府。次年,是会成立,民族主义初具雏形。光绪二十九年,在日本东京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孙中山首次将民族问题与其他思想并举,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十六字革命宗旨被定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并在《〈民报〉发刊词》中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自此确立。辛亥革命前,民族主义侧重于提倡“民族革命”,即“革命排满”。对外的反帝意义未得深入阐发。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但因缺乏明确的反帝意识,一度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达到,只须致力民生建设。“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民国3年(1914)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宣称“以实行民权、民生二主义为宗旨”。民族主义仍未列其中。民国5年,护国战争开始,孙中山基于对中国尚未真正取得民族独立这一事实的认识,在《讨袁宣言》中表示“仍抱持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国8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规约》中重新明确以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此后,孙中山多次对三民主义进行阐释,民族主义内涵不断丰富、完善 [1] 。
    回答于 2021/12/17 22:05
  • 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答于 2021/12/17 21:53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