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抽不抽烟,打火机肯定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家用电器,比手电筒的普及率高得多。古代也有打火机,只不过那时候可算是稀缺的高科技产品,不是每户都有的。今天给你介绍两种古代的打火机。1一种是我们在古代影视剧中见过的那种揭开盖子一吹就着的神奇竹筒子,它叫火折子。这个神器的原理实际上是在点燃经过特殊处理的“纸”(以白薯蔓加棉花、芦苇缨子浸泡捶打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使其在封闭的缺氧状态下保持低燃,用的时候接触空气使其复燃。尽管它能打火,但是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打火机。北上资金逆市抄底,电器设备股获青睐! 2另一种就是火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打火机。有人说这是藏民的发明,后来传入汉地。用火镰刀撞击火石,引燃火石边缘的易燃介质(艾绒等植物制成),再对着介质短促有力的吹气使其生出火苗,打火完成。这个打火机在那时候是烟袋锅的标配。火镰。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陕北农村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还比较盛行,现在已很难见到它的踪影。上点年岁的人谈起它也只是津津乐道而已,想从哪个旮旯角落搜出一件也不是容易的事了。只因为它太普通太不起眼,不为人们注意或被遗忘。而映在岁月记忆里那别样的影象会久久挥之不去,它是一个过去的历史证物。火镰也叫火刀,是古时的取火器物,其出现的具体时间不可考。一说魏晋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而出现。火镰可随身携带,其制作与装饰的精美程度也是主人身份与审美趣味的物证,更有的配以不同材质精制的火镰盒,是古代人民的匠心体现。火镰基本由三部分组成。火石:一般产自河滩,经过河水冲刷并于石头间相互碰撞、摩擦留下的质底比较坚硬,并在高速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也有从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它的纯度比较高,所含成份和现代的火石相同。火绒:就是艾蒿的嫩叶。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春夏之末将其叶片采摘凉干或阴干后用手揉成絮状待用。因艾蒿自身具有抗菌、防霉、防虫、镇咳祛痰的功效。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居家常备艾,老少常无患”以禳毒气的习俗,因此先人们把它做为点烟的火引子也就不足为奇了。钢条:大众化的就用一小块硬度不太强的普通钢条,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成为火镰的主件。比较讲究点的器物主人,在钢条上刻有麒麟喷火、龙吞火球等纹饰,并把一块皮革镶嵌在弯弯的钢条内,制成象现代女性手里拿的小坤包样子,口上嵌有两块铁皮,其中一块带有磁性,不用时会自动把口封好,起到防止包里装的火石、艾绒等物件丢失或受潮的作用。再缀上一根好看的绳子,穿上一棵不错的珠子或玉器或玛瑙,这样既增大了体积也美观了火镰的主体,它反映了主人的品位和档次。火镰利用了摩擦起火的原理。使用时反复让火镰与火石摩擦使之发热,然后用力向下猛击火石,产生的火花点燃垫在火石下面的艾绒,把艾绒放在装好汗烟的烟锅脑子上,使劲吸上几口,艾香和烟香气息随着丝丝青烟弥漫在空气中。在陕北城乡,男人们扎在一堆打扑克、捻线线、织毛袜、听说书、谈天说地的同时点上一锅老汗烟,眉头的皱纹就舒展了。烦心的事儿说出来,给老伙计们说道说道化解化解就没事了。烧残的烟还有用,对到身边伙伴的烟锅脑子上又一根烟杆吸着了。周围一圈圈老汗烟杆子冒起了袅袅青烟,惬意的滋味抹去了一天的劳作疲惫。因此火镰在一个时代成为采集火种的重要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