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沃锋问答-AI智慧知识互动平台! [
请登录
]
|
[
免费注册
]
沃锋问答-AI智慧知识互动平台
问答首页
问答动态
问题库
问答专家
知识专题
站内公告
全部分类
>
人文教育
同样是大气分子散射,夕阳往往比朝阳更红是因为空气中尘埃更多了。这句话是否正确
用户提问
|
浏览509次
收藏
|
2019/03/11 18:47
满意回答
检举
|
2019/03/11 19:10
是这样的解释。
评论(0)
加载中...
匿名
同进士出身
|
采纳率100%
|
回答于 2019/03/11 19:10
其他回答(5)
其他
这句话不完全正确。白天地面温度高,近地面下层空气温度高,空气流动性强,可能使空气中尘埃量高于清晨。但也不尽然,要看气压分布。有时无风天气,尘埃不易扩散,夜间空气中尘埃量反而高于白天。使夕阳更红的一般原因,是傍晚空气温度高,空气含水量高于清晨。
评论(0)
回答于 2019/03/11 21:07
加载中...
其他
太阳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波长依此由长到短,而红色的波长正好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在早上和傍晚,太阳角度小,经过的大气层的长度大,因此空气的散射也就大,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红光,也就是所谓的朝阳和夕阳.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知识点,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说明白。散射、漫射、反射、折射、衍射等等都涉及到了,如果物理光学概念不清晰的化,很容易迷茫掉。我给你提供一个简单的回答和一个稍具体的回答,如果想知道得更具体的话,还是自己去查查各方面资料比较好。 简单的回答:早上阳光经过的大气层比中午经过的大气层要厚。 原因:傍晚/清晨,太阳日出时,实际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是折射的原因是你提早看到太阳升起(不明白的话,自己画个光路图就知道了。与看水中鱼的原理差不多),这时阳光经过的大气路径长,等同于大气层厚度增加。 散射使天光增强并蓝化同时使天体红化。处于天顶时,气层薄,红化不显著。处于近地平时,散射的红化现象明显,近地平处天光发红,就是多次散射/漫射的结果——先散射日光,使红光透过,再漫射红光,太阳升高,红化减弱,太阳颜色自然就不红了。 具体的回答: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但散射并不象吸收那样把辐射能转变为热能,而只是改变辐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经过散射之后,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就到不了地面。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的是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则辐射的波长愈短,被散射愈厉害。其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对比关系是:对于一定大小的分子来说,散射能力和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波长为0.7微米时的散射能力为1,波长为0.3微米时的散射能力就为30。 因此,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由于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被散射得较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能直接到达地面,也就不能直接被地面的观察者看到,而是在天空中经过多次光路变化后才可能间接到达地面,所以天空看起来是偏蓝色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大部分则可大量透过,被地面的观测者接受到,所以太阳看起来就是偏橙色的。 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的质点,虽然也被散射,但这种散射是没有选择性的,即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被散射。如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尘埃或雾粒,一定范围的长短波都被同样的散射,使天空呈灰白色的。有时为了区别有选择性的散射和没有选择性的散射,将前者称为散射,后者称为漫射。散射的本质是光,作为波动,的衍射;而漫射现象中起主导地位的是反射。
评论(0)
回答于 2019/03/11 20:43
加载中...
其他
针对这个问题,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评论(0)
回答于 2019/03/11 20:17
加载中...
其他
这是不正确的
评论(0)
回答于 2019/03/11 20:06
加载中...
其他
这样的解释是不科学的。
评论(0)
回答于 2019/03/11 19:33
加载中...
相关已解决
1个回答
电大中专报名选一年还是两年啊
1个回答
水利五大员吧工文证书作用是什么
1个回答
若能时光倒流 你希望再次与初恋相爱吗
1个回答
读书演讲稿200 300字
1个回答
初中语文的问题
1个回答
这个怎么拿
1个回答
中小学春秋假要来了 相应缩短寒暑假 会有哪些影响
1个回答
智能手表加速度计监测ET震颤的算法优化方向 如区分生理性抖动
1个回答
Omega 3脂肪酸 维生素B12 抗氧化剂 如维生素E来自 如何协同保护神经髓鞘和减360问答少氧
1个回答
答谢中书书一词多义
0
人关注该问题
>>
>>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