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养蚕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蚕病。由于诱发蚕病的原因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相同,防治方法也不一样。细菌性蚕病有黑胸败血病、灵菌败血病、卒倒病和细菌性胃肠病,高温多湿的大蚕期多见。(1)黑胸败血病蚕得该病后通常不超过24小时就死,因此养蚕时看到的都是蚕死后的变化。其实病蚕将死时大多要吐肠液,此时蚕体缩小,胸部膨大,吐水严重的蚕中肠前部破裂,外表形成一个青黑色油浸状大斑块,很快扩大到前半身变黑,然后发黑腐烂。(2)灵菌败血病也是一种急性细菌病,前期无明显病症,死后尸体上有时会出现全身针刺样小病斑,尸体迅速腐烂,全身变成红褐色,稍加振动,皮破流出红褐色臭液。(3)卒倒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症状。急性发病的蚕得病后很快停止食桑和爬动,前半身抬起,吐肠液,时时发生抽筋状抖动,类似农药中毒,不久病蚕腹足失去把握力倒下死亡,死蚕有暂时的尸僵现象,头部缩入呈钩嘴状。慢性发病的蚕得病后约经2~3天才逐渐停止食桑和爬行,出现空头和便秘,手触病蚕腹部觉得腹内有一硬块,尾部空,无粪粒,病蚕常排出红褐色污液,污染肛门和尾部,以后陆续死亡。无论急性或慢性卒倒病,死蚕初期体色变化不大,死后10小时左右才从第4~6环节背面开始出现黑色变化,以后逐渐向头尾两端扩散,使整条蚕变成黑褐色。(4)细菌性胃肠病也有慢性和急性两种症状。表现慢性症状的病蚕食欲减退,发育缓慢,群体大小不齐,病蚕有起缩、细小、空头、拉稀、吐水等症状出现,外观很像病毒引起的软化病。这类慢性症状多在二龄和五龄饷食后发生,大批饷食后有些蚕越养越小,如将这些蚕捡出淘汰,以后往往就不再发生。急性症状多发生在五龄中后期,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死亡前吐水下痢症状十分明显,有时也会出现空头。有的农户偏面追求前三个龄期发育、饷食齐一,造成蚕饥饿,或长期用叶偏嫩,到五龄常多发本病。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