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的状态。所有的婴儿都具有高活性的小肠上皮黏膜乳糖酶,能够将乳汁中的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被小肠吸收。随着婴幼儿断奶后,酶的活性大大降低,失去水解作用。成年人进食牛奶或乳制品后,由于乳糖酶失去活性,乳糖不能被水解而潴留在肠内并移行于大肠。这时由于未分解的乳糖的渗透作用使肠液被水分稀释、肠液增加,加快了在肠内的移动速度而造成腹泻。未被水解的乳糖在大肠内受到肠内细菌的发酵作用被分解为乳酸、氢和二氧化碳,致使患者出现肠内充气、肠鸣、腹胀和发酵性泡沫状、酸臭味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