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又称为赤星病,羊胡子,在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回造成严重危害。梨锈病除了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新梢和幼果。症状叶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黄色、有光泽的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圈,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黏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隆起、增厚,并长出一丛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果实、果梗、新梢、叶柄受害,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毛状物。防治方法1、铲除转主寄主,切断菌源。梨锈病是转主寄生产病害,梨园附近有没有转主寄主是该病是否发生的关键条件,因此,彻底铲除梨园四周5公里以内有龙柏、松柏等松柏科类树木,是防治梨锈病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2、控制病菌的传播。如不能彻底清除梨园附近柏木的,应在3月上中旬用石硫合剂喷柏树,以防止柏树上梨锈菌冬孢子的萌发传播。3、增湿抗旱。每年5月中旬-6月下旬,如遇持续高温,干旱气候,及时进行增湿抗旱,有灌溉条件的进行全园灌溉,无灌溉条件的可以早晚对每株果树进行清水喷雾,增加果园湿度,喷雾后全面喷施新高脂膜,利用成膜物质保护*壤和护体自身水分不易蒸发,同时,防治外界气候,农药对果实的侵害,降低果锈病的病果率。4、对梨树施药。喷药保护一梨树生育期早晚确定首次用药适期,以首次用药后降雨情况确定用药次数和间隔期,喷药时应喷湿叶片,药液量要喷足,开花期间不能喷药,以避免产生药害影响产量,一般年份间隔10-12天用药一次,连续2-3次,雨水增多的年份可酌情增加用药次数和缩短用药间隔到7-10天。梨树展叶后,雨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以有效防止病菌侵染,用45%的硫磺悬浮液200倍喷施。在梨锈病侵染初期,病斑出现1-5天为最佳,可喷施苯醚甲环唑进行防治。5、幼果期禁用有机磷农药。在梨树幼果期严禁使用有机磷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梨果锈病病果率的增加。6、果实套袋。在花后的40-50天,对果实进行全园套袋,能有效防止梨锈病的发生,同时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降低农药和有害粉尘对梨果的污染。引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