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的鼓室是什么?

用户提问 |浏览1804次
收藏|2019/08/03 08:24

满意回答

2019/08/03 08:37

中耳的故事是个不规则的含气空腔
匿名

其他回答(10)
  • 海之声中二验配
    其他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为颞骨岩部内的不规则含气小腔,类似一个竖立的小火柴盒,可以分为6个壁。鼓室腔内面均覆有薄层粘膜,并与咽鼓管、乳突小房等处的粘膜相延续。鼓室内含有重要结构,包括听小骨、听韧带、听骨肌、以及血管和神经等。
    回答于 2019/08/03 11:27
  • 海之声中心8
    其他
    鼓室分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后鼓室
    回答于 2019/08/03 11:02
  • hnl789
    其他
    1中耳周围组织结构编辑鼓室的壁鼓室呈棱形或狭长的盒子状,边缘凹陷,有一底、一顶和四壁。顶是一层薄的骨板即鼓室盖,鼓室盖分隔颅中窝的硬脑膜和鼓室;底(颈静脉壁)是一层薄的骨板,分隔鼓室与颈内静脉上球;外侧(膜)壁几乎全部由凹陷的鼓膜形成,上部是鼓室上隐窝的骨板,鼓膜包绕锤骨柄,锤骨头位于鼓室上隐窝内;内侧(迷路)壁分隔中耳和内耳,可见耳蜗基部形成的突起;前壁(颈动脉壁)分隔鼓室和颈动脉管,其上部是咽鼓管及鼓膜张肌管开口;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口通乳突小房,联系鼓室和乳突,面神经管在乳突窦口内侧,乳突小房与鼓室后壁间下降。乳突窦位于颞骨乳突内,和鼓室一样,顶部与颅中窝之间以鼓室盖分隔,底部借小孔通乳突小房。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内覆黏膜,与中耳黏膜相续,乳突窦前邻面神经管。咽鼓管咽鼓管连接鼓室和鼻咽腔,向后下开口于鼻腔下鼻道,其后外1/3为骨性,其余部分为软骨性。咽鼓管内覆黏膜,向后与鼓室黏膜相续,向前与鼻咽部黏膜相续。空气可经咽鼓管自由出入鼓室,平衡鼓室和外界的气压,保证鼓膜自由运动。正常情况下软骨性支架形成的咽鼓管壁贴附在一起,所以须在腭帆提肌收缩牵拉咽鼓管一侧,腭帆张肌收缩牵拉咽鼓管另一侧时,才使咽鼓管主动开放。这些都是软腭的肌肉,因此常用打哈欠及吞咽等动作来平衡鼓膜两侧气压。咽升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之一)、脑膜中动脉和上颌动脉的分支翼管动脉分布于咽鼓管。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形成的鼓膜神经丛发出分支分布于咽鼓管,来自翼腭神经节的神经纤维也支配咽鼓管。听小骨鼓室内的听小骨形成从鼓膜到卵圆窗的听骨链,卵圆窗是位于鼓室内壁上的椭圆形开口,由镫骨底封闭,内连内耳骨迷路。听小骨在发育过程中最早骨化,出生时已完全成熟,听小骨坚硬致密。锤骨附在鼓膜上,镫骨附在卵圆窗上,两骨之间是砧骨,分别与它们形成关节。听小骨与其他骨不同的是,外覆鼓室黏膜,而不是骨膜。锤骨锤骨头为圆形,位于鼓室上隐窝,颈位于鼓膜松弛部下面,柄被鼓膜包绕,柄尖位于鼓膜脐处,并随之一起运动。锤骨头与砧骨关节,鼓膜张肌腱在锤骨头附近插入锤骨柄,鼓索神经跨过锤骨颈内表面,锤骨通过长的突起和附在鼓膜上的柄发挥杠杆作用。砧骨砧骨体较大,位于鼓室上隐窝内,与锤骨头相关节,长脚与锤骨柄平行,内侧端通过突向外侧的豆状突与镫骨相关节,砧骨短脚通过韧带附在鼓室后壁。镫骨镫骨是最小的听小骨,镫骨头通过前后脚连到镫骨底,后者贴附于鼓室内壁的卵圆窗上。镫骨底面积远小于鼓膜面积,通过这一过程,振动的力量被放大10倍以上,因此,听小骨的作用是放大鼓膜传递声波的振动力量,降低振幅。
    回答于 2019/08/03 10:42
  • 冰蓝_L.R.L
    其他
    由颞骨岩部、鳞部、鼓部和鼓膜围成,与矢状面近于平行的扁平腔隙。
    回答于 2019/08/03 10:35
  • 立聪堂丹凤街店
    其他
    中耳的鼓室是什么?您好,鼓室鼓室是中耳最主要的部分,居颞骨岩部内,前方借咽鼓管与鼻咽相通,后方借乳突窦与乳突小房通连。鼓室可分为上、下、前、后、外侧、内侧6壁,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血管和神经等。
    回答于 2019/08/03 10:05
  • 立聪堂助听器岗
    其他
    你好,鼓室是中耳最主要的部分,由颞骨岩部、鳞部、鼓部和鼓膜围成,与矢状面近于平行的扁平腔隙。向前借助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借助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内侧借鼓岬、前庭窗和蜗窗与内耳相邻,外侧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鼓室分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后鼓室,鼓室上下径约15mm,前后径与上下径相近,横径(内、外宽度)在上鼓室约6mm、下鼓室约4mm,中鼓室最窄,在鼓脐处仅为2mm。鼓室的容积1~2ml,鼓室内面衬有黏膜,腔内含有听骨、韧带、黏膜皱襞、肌及神经等结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回答于 2019/08/03 09:45
  • 海之声合旗9
    其他
    就是中耳包裹听骨链和其他器官的一个空间
    回答于 2019/08/03 09:37
  • 立聪堂_盐城1
    其他
    镫骨:形似马镫,可分为头、颈、前脚、后脚和底。底借韧带连于前庭窗边缘,并封闭该窗。听小骨(2)听小骨链:锤骨柄附着于鼓膜,镫骨底封闭前庭窗,砧骨居中,将锤骨和镫骨连接成听小骨链,组成杠杆系统。杠杆的支点刚好在听小骨链的重心上,故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效率最高。当声波振动鼓膜时,听小骨链相继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作向内或向外的运动,将声波的振动转换
    回答于 2019/08/03 09:24
  • 海之声佛山儿童
    其他
    鼓室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是颞骨岩部内的一个不规则的小气腔,其外侧壁为鼓膜,内侧壁即内耳的外壁。是中耳最主要的部分.
    回答于 2019/08/03 09:04
  • hysound惠州店
    其他
    鼓室里边有很多重要的结构,与听觉有很大的相关性。
    回答于 2019/08/03 08:57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